刘庄麻辣鸡:一道菜浓缩半辈子创业史

\
鸡皮有嚼劲,鸡肉很鲜嫩。

  大丰刘庄的卤菜很出名,许多盐城人从大丰回来,宁舍高速转道老204国道,就是为了到刘庄买上一只麻辣鸡、两只香肚、10元钱香干。回到家里往桌上一摆,搭上三两白酒,一家老少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寻找:满街皆是熏烧味
  天不热、风微起,时近中午,刚进镇子,迎面就飘来一股浓郁的香味。这味道乍一闻很熟悉,就是熏烧的味道,但细细一琢磨,却另有不同,风中隐约有股子麻辣辣的味道。除此之外,却又多了一层湿乎乎的油香味。同行的几位都笑了,真是未见麻辣鸡,先尝麻辣味。
  新世纪大酒店门脸不大,上下三层,不远处就是刘庄净土院。饭店是两兄弟开的,哥哥叫王剑辉,弟弟叫王剑祥。饭店里麻辣鸡的手艺,就来自王剑辉。
  “我19岁就开卤菜店了,这一行的手艺,几乎全熟悉,”王剑辉带着浓重的当地口音,他告诉记者,刘庄的麻辣鸡生意,一直很好,全年兴旺。现在镇上大大小小有十多家卤菜店,都在经营麻辣鸡和香肚的生意。
  麻辣鸡的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呢?王剑辉说,春节前后,生意是一年中最好的。每年这个时候,如果只算卤菜店零售的,一天得卖掉近千只鸡;如果把真空包装的生意也算进去,“那就不得了啦,三千只往上是肯定的!”
  “我们家也做真空包装的生意,去年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工人都干不动了!”王剑辉说,来往过去的人,都喜欢麻辣鸡的口味,真空包装可以满足人们走亲访友、回乡探亲的需求。

\
小公鸡抹上盐腌制。

  大菜:尝了三年定下的口味
  厨房里,一只小公鸡已杀剥干净,抹上盐腌制起来。王剑辉介绍说,麻辣鸡用的是一种叫“草三黄”的鸡,是本地草鸡和三黄鸡杂交培育出来的,只有公的没有母的。这种鸡肉质鲜嫩,非常适合做卤味。
  腌好的整鸡放入开水锅中焯水,时间不能长,鸡皮不能破。完事后直接下油锅,炸到鸡浮出油面,再调入锅中,放到预先调制好的卤汁里烧。
  人们都知道,做卤味,讲究的是那口老汤。王氏兄弟的麻辣鸡,也有一口老汤,时间不算长,9年前才做起。老汤的秘诀,其实就是麻辣鸡的秘诀。
  “其实哪有什么秘诀,就是香料多,”王剑辉笑呵呵地说,八角、桂皮、辣椒、丁香、花椒、草果等等,一共是二十多种香料。
  这香料其实也不是随便放的。趁着鸡在锅里烧的时间,王剑辉讲起了故事。在他刚做卤菜生意时,刘庄盛行的是卤鸡,里面的香料很简单,就是八角和桂皮,五香味的。后来不知谁想起往里面加辣椒,口味就开始变了。时至今日,刘庄做卤味的,家家有一套麻辣鸡秘方。
  “我的秘方,也是自己搭配出来的。现在的口味,是9年前开始定的,当时前后三年,请了若干朋友来品尝,慢慢就形成了这个味道。”王剑辉说。
  “我告诉你个秘诀,想知道谁家麻辣鸡味道好,先尝尝他家的香干,”王剑辉说,刘庄的香干历来都是放在麻辣鸡的卤汁里卤味的,香干越好吃,越能证明麻辣鸡的味道。
  麻辣鸡出锅了,待冷透之后,切盘上桌。第一口下去,只觉得鸡皮有嚼劲,鸡肉很鲜嫩。再来一块,方吃出里面的辣味来。第二块下肚,舔舔舌头,略略有些麻劲,却只是淡淡的,还有些回甘。此时手边若有二两黄酒,便可悠哉悠哉啦。

\
油炸后出锅。

  故事:那时,我们正年轻
  王剑辉今年53岁,当年创业搞卤菜,也是迫不得已。当时他是刘庄农具厂的职工,工资收入不高,生活比较艰难。上世纪80年代初,整个刘庄的饭店是“两大三小”,大是公家的,小是个体的,卤菜店只有一两家,生意特别好,服务却跟不上。
  “一开始搞卤菜,就是街头支个摊子呗,连个证都没有,后来被罚了一次,200多元啊,一个月工资才几块钱啊!”王剑辉说,好在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不久之后,弟弟王剑祥从扬州学厨艺回来,兄弟俩就开始搞饭店。那是1989年。
  第一家饭店,就四张桌子,肚子里只有十几道家常菜谱。但生意特别火爆,一晚上翻台三四次。几个月后,王氏兄弟就开始扩大经营,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真怀念那个时候,猪肉1.8元一斤,120元一桌菜,吃上天去啦!”王剑辉掰开指头数着:长鱼、鳗鱼、甲鱼、小公鸡……反正能上桌的都上了。“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兄弟俩就跑到大丰或者盐城吃饭,学习人家先进经验,回来再自己琢磨。”
  王氏兄弟的餐饮业生意,也赶上了好时候。1995年之后,菜式的花样开始变得繁复起来,随着物流交通的便利,许多往常罕见的食材变得随手可得。王氏麻辣鸡的二十多种香料,正是因此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那时候,年轻啊,浑身是劲,”一旁的王剑祥点起一根烟慢悠悠地说,现在新世纪大酒店的位置,就是当年纺织厂所在地,厂里年轻漂亮的女工特别多。他们劳累一天之后,经常坐在街头看漂亮姑娘,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各种期待。

\
王氏麻辣鸡。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