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责任点亮学生心灵

  七月的盐阜大地,暑气蒸腾,区城东实验初中教师仓学斌的暑期日程却比烈日更显炽热:上旬,他带领学生在“采诗墨韵”国学夏令营中与先贤对话;中旬,他顶烈日走访特困学生家庭,送去温暖与关怀;下旬,他又携手师生志愿者探访抗战老兵,在红色记忆中厚植家国情怀。三个活动,三种形式,却始终贯穿着同一种教育底色——以爱为笔,以责任为墨,在学生心中勾勒出成长的轮廓。

0606d00938ff1e1d2f88477aa2aba0d.jpg

  经典星河照彻心路 薪火相传续写华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稚嫩的诵读声划破夏令营的清晨,这场为期四天的文化之旅便有了诗意的开端。仓学斌为营员们精心设计了四场精神盛宴,让传统文脉在互动中流淌:首日走进《诗经》,于“呦呦鹿鸣”的韵律中触摸先民的纯真与热烈;次日执笔学书,在提按转折的笔墨间感受汉字里的筋骨与气韵;第三日聚焦“孝道与家庭伦理”,让传统美德在当代生活中找到扎根的土壤;收官之日研读《论语》,用“学而时习”的智慧为终身学习注入动力。

  四日的沉浸,让经典不再是古籍里的铅字。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原来《诗经》里的风,就是千年前的生活;原来毛笔写下的不仅是字,更是中国人的品格。”仓学斌知道,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已在孩子们心中埋下文化自觉的种子。当师生们在活动最后合影时,镜头里的笑脸不仅是对夏日时光的不舍,更是对“以文润心”的默默践行——这粒种子,终将在未来长成守护文明的星斗。

5ebf66706331a075bfd2f36da8ed8f1.jpg

  暑期走访暖人心 持续关爱伴成长

  “孩子,暑假计划得怎么样?这几本书或许能帮到你。”七月中旬的烈日下,仓学斌带着区道德模范工作室成员走进特困学生家中,递上的不仅是学习用品,更是沉甸甸的牵挂。作为“丰有爱.德润卯酉”暑期关爱活动的一环,他坚持用“面对面”的交流代替“远距离”的慰问:和孩子聊聊暑期规划,听他们说说心里的烦恼,叮嘱他们“既要读好书,也要强体魄”。

  38户家庭,38份关怀。在一户特殊家庭中,面对性格内向的学生,仓学斌蹲下身轻声说:“困难是暂时的,你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简单的话语,却像一缕清风,吹散了孩子眼中的怯懦。走访中发现的特殊困难个案,他一一记录在册,计划通过链接慈善资源提供精准帮扶。他常说:“教育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孩子,关爱,要走到他们的心坎里。”

3c5a9e9f1c3005a6912791f2fffb804.jpg

  聆听老兵烽火岁月 青春对话历史回响

  “当时心里就一个念头,冲上去救人!”7月27日,在建东社区的活动室里,抗战老兵朴实的话语让在场师生红了眼眶。为迎接建军98周年,仓学斌组织了这场“青春对话历史”的红色探访,邀请战斗功臣讲述枪林弹雨中的英雄故事。当老兵讲到“冒着炮火送情报”“轻伤不下火线”时,学生们攥紧了拳头;当被问“害怕吗”,老兵那句“保家卫国,不怕”,让课本里的“英雄”二字突然有了温度。

  “爷爷们用血肉换来了今天,我们更要好好成长。”仓学斌的感慨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有学生志愿者在活动后写道:“以前觉得历史很远,现在才知道,那些故事里的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他们的勇敢,该由我们来续写。”

  七月的暑热终会褪去,但仓学斌用爱与责任书写的教育故事,却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记。从文化传承到心灵关怀,从家国情怀到品格塑造,他始终站在教育的田野上,播撒阳光,静待花开。这,便是一位人民教师最动人的坚守。

阅读数: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