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行动:三年疫情过后,义工首次走进病区陪伴住院精神病人

评论
1

  精神病人的世界是什么样子?许多人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往往会带有歧视甚至恐惧,而大丰区义工联的义工们却已经陪伴住院精神病人们走过了11年。春来人间暖,节来万家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大丰区义工联组织三十多名义工来到大丰区第二人民医院,时隔三年再次走进病区看病住院精神病人,为病友们送来面对面的陪伴与温暖。这次新年的首场“陪伴行动”得到了北京春秋风雲影视策划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顾晓梅女士的赞助。  

  2月5日凌晨5点,天还没亮,买菜的义工小组已到达菜场,在一间间批发门市询价看菜品,比质比价后,购买了莴苣、胡萝卜、茶干,生姜葱和部分佐料。而后又转战到城中菜场买肉,取回昨天下午订制的肉圆。采买好送到二院食堂时天已大亮。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108.jpg

  午后1点,为了营造节日氛围,6名义工来到三病区布置活动现场,三位男义工负责张挂灯笼,悬挂横幅。三位女义工吹气球做成花瓣状,粘贴在墙壁上。经过他们的布置,餐厅立刻变得喜庆漂亮又温馨。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127.jpg

  下午1点半,二院食堂里热火朝天,择菜洗菜切菜烹饪一条龙,几十位义工配合默契无间。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152.jpg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157.jpg

  下午3点,烹饪组义工留在厨房,其他义工到食堂集合,听周旭才会长介绍二院“陪伴行动”的由来,并提出义工进入病区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年轻义工何汇热情洋溢的主持下,我们的元宵文娱互动拉开了帷幕。周会长和二院工会刘东波主席分别讲话,周会长跟许多熟悉的病友打招呼,表示以后的“陪伴行动”会常态化走进病区和病友们互动,让病友们感受更多的温暖。刘主席特别感谢义工联11年的陪伴,让病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加快了康复,促进了他们早日融入社会。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235.jpg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254.jpg

  开场第一个节目,“米厂馒头”老板娘陈红梅的一首《父老乡亲》声情并茂,许多义工受到触动,想到身边陪伴的一些病人住院好多年,时间最长的住院二十多年,他们的青春年华都被疾病夺走,他们也是我们的父老乡亲,也曾有美丽的梦想,许多义工忍不住共情流泪。

  元宵节肯定要猜灯谜啦,病友们积极思考,踊跃举手作答,一些谜面还没说全,他们就回答出来了,他们反应之敏捷出乎许多新义工的意料。义工联准备的梳子、香皂盒、搓澡巾和毛巾等20份礼品很快就发完了,大家还意犹未尽。陈红梅的独舞《赞舞》掀起了活动的高潮,掌声雷动喝彩不断。现场一位护士小姐姐受到感染,主动上台为义工和病人们演唱。大学生义工管晨表演时,坐在前排的病友阿兰把她亲手做的毛绒玩具小熊娃娃送给她,让管晨很意外很感动。阿兰是玩具之乡白驹人,生病之前在厂里做玩具,今天看到女孩为她们演唱,很喜欢女孩,就把自己做的玩具赠送给女孩。住院二十多年的病友阿国跟主持人申请上台献唱一首《上海滩》,这首二十多年前流行的歌曲,还是他住院前常唱的,虽然时隔几十年,歌词有些已经忘记,但旋律没有忘,“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阿国的深情演唱,引起全场的大合唱,尤其是坐在台下的义工,与阿国积极互动,让阿国很有成就感。何汇演唱的《最亲的人》,节奏欢快,所有义工和病友跟随节奏挥手互动,现场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义工们精心烹饪的菜肴推到了病区,病人就餐时间到了,义工和病友们道别,相约下次再见。

  离开了病区,义工们再次来到食堂集合做分享总结。学生义工们说活动很有意义,零距离接触精神病人们一点也不害怕,开始的担心全是多余,觉得他们和我们平常人都一样,感叹有些谜语自己还没想到答案,病友却很快的回答出来。义工吴月东说听到陈红梅演唱《父老乡亲》时特别感动,很触动心弦,分享时再度哽咽流泪。周会长说,他们也是我们的朋友、亲人,只是因为疾病不能像我们一样自由活动,希望大家尽可能的多陪伴关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爱。

在住院部和病人互动的义工、医护人员合影。

微信图片_20230210170456.jpg

  这个星期的“陪伴行动”圆满落幕,想起上午到病区和护士长商量会场布置时,病友们热情地喊着“高大哥”、“单爱霞”,就像朋友家人般亲切,心里真的暖暖的。我们义工联的“陪伴行动”从2012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11年,精神病人们早把我们红马夹义工当作亲人。当我们温暖他人的同时,也会享受到他人的温暖,这些温暖让每一个参加活动的义工能量满满地去迎接生活中的每一天!  

  让我们去找寻平凡生活中温暖内心的每一个瞬间吧!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义工联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