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麻风残老康复院顾大德老人去世了,享年84岁的他,如同冬日里的一片落叶,静静地回归了大地的怀抱。

顾大德在麻风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是唯一一个没有患过麻风病的老人,因此身上没有任何麻风病后遗症,他的身份是麻风医院护理员,高中文化,算是村里学历最高的一个人,所以我们会经常看到老人埋头看书。因为这个原因,我经常带书给他看,他什么书都看,只是看,不求甚解。这14年我没有看到老人跟我分享过什么内容,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彭祖760岁,好人有好报,你们好宝宝长命百岁,福寿绵长……”之后便是一番谁也听不懂的话。顾大德老人的这句口头禅,因为我听了十几年,所以知道,但最近几年,他身体衰弱,语言含糊,不熟悉的人根本听不懂一句。义工们问我,我都要翻译一遍别人才知道,原来这是顾大德的感恩话语。

义工刘明芳赠送蛋糕给顾大德,老人跳舞感谢。
顾大德原来头脑清晰,反应敏捷,他是什么原因变得反常的呢?原来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坐中巴去大丰,车子好像在通商一带出了交通事故,翻车了,有人死伤,顾大德受到惊吓,从此头脑便变得错乱。由于他是麻风医院护理员,精神不正常后,也就住在村里。他也有数,从来不瞎跑,最远只走到村子北边的河边,再远他就不去了。他的手脚都是健康的,唯独精神不健康。看到有义工来,他会拿着一根被手掌磨得发亮的大约一米五长的小竹棍,抓在手上上下翻舞,这是他最热情的迎宾方式。最近这两年,老人身体不好了,经常躺在床上,有一时一躺就是一天,自然他这独特的迎宾方式我们已经看不到了。

顾大德老人是没有自理能力的,虽然他的手脚健康,但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的生活,主要靠相邻宿舍、70多岁、双目失明的麻风残老康复存活者张秀芳照顾。这十几年,多亏了张秀芳,才让他得以拥有体面的晚年。

我还记得四年前大丰区义工联跟顾大德、陈玉和、张秀芳三位老人过整十岁生日,跟他们准备生日礼物,买新衣服,那时候顾大德身体还是硬朗的,吃饭、喝酒倒也与其他老人无异。
爱心人士每次去麻风院都会烧好吃的,并带好酒给老人们喝,顾大德也会倒一两酒,跟其他老人们一起喝酒吃菜。有一次,他身体不太好,喝了两口酒呛着了,不停地咳嗽,张秀芳埋怨:“让你不喝这烧怂,你偏喝。现在身体已经没用了,你自己不知道吗?以后你们别倒给他喝!”顾大德被张秀芳一训,低头不语,像一个犯错的小学生。我跟他们相处的十几年,张秀芳既像顾大德的妹妹,又像顾大德的女儿,自己尽管因麻风后遗症双目失明,永远活在黑暗世界,但她却尽自己最大努力让顾大德过得体面,为老人洗衣服,晒被子晒衣服,义工们改善伙食的时候,连分给顾大德的饭菜都由张秀芳负责端,实在不容易。


义工们跟老人洗脚、修脚。
十几天前的腊八节,我和沈小喜酒店沈总一行去看顾大德,张秀芳告诉我们,他睡在床上没起来,那时已经是上午10点。我便去叫他,他看到我来了,便立即翻身起来,穿好衣服、鞋子,出来晒太阳。我们准备跟他把被子抱出来晒,张秀芳让我们不要抱:“他老尿在身上,被子太脏,别把你们身上弄脏了。”我们说没事,张秀芳坚决制止,我们只好作罢。吃过中饭,我把义工联刚印的义工讲堂汇编《义路花开2》赠送给顾大德,他丢下饭碗,立即捧在手上看起来。
三四个月前,85岁的陈瑞凤老人身体不好,被弟弟接回老家养病。我以为陈瑞凤老人可能挺不过2024年,没想到刚跨进2025年,居然顾大德先行辞世。 听79岁的邓金根老人告诉我,顾大德是元月17日在医院去世的,他的晚辈带他去医院治疗,最后寿终正寝,遗体已经被晚辈们拖到家里办丧事了。原来,我们还打算腊月二十四提前陪麻风院老人吃年夜饭,我们准备了8个红包给老人,其中包括顾大德的,现在看来,过几天去只需要准备7个红包了,顾大德老人已经用不到了。张秀芳曾经拜托我带一根四脚金属手杖给顾大德,现在看来也用不到了。
义工陈相富记录顾大德的故事。
回顾顾大德老人这十几年的情况,我觉得他像一个自闭症患者,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人说的永远是他的三句话,但我们跟他说话,叫他吃饭,他也全知道。他舞枪弄棍几十年,但从来没有伤害过任何一个人,连孩子都没有伤害过。他像是一个永远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孩子,用他的方式,诠释着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我们义工有幸陪伴他走过生命的最后旅程,给了这个灵魂以温暖。去年春节前,米厂馒头陈红梅慰问麻风康复院,只要是传统佳节,义工联这样的慰问从不间断。
麻风残老康复院,这个承载着无数悲欢离合的地方,终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消逝。而顾大德,只是提前一步,去往了那个没有病痛的世界,愿他的灵魂,永远安息在那片没有忧愁的天空下。而我们义工,也将带着对他的怀念与祝福,继续前行,在这条充满爱与奉献的道路上,绽放属于我们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