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历史文化:上山下乡“知青”文化

油画《上山下乡》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1968年10月的一天,一艘装点一新的东方红四O二号客轮,汽笛长鸣,满载着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上海热血青年,缓缓地离开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口号声声的上海十六铺码头,远离亲人和家乡,驶向南通,转征江苏省大丰县(1996年撤县建市)的海丰农场。

  大丰东部有112公里的黄海海岸线,由于长期处于长江、黄河冲蚀搬运泥沙入海的地质条件,在海流海潮的地质力学作用下,不断堆积成陆、海岸线每年东移50-80米,形成一片广阔的滩涂。这里是一张白纸,等待绘制蓝图的就是一批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丰安置的知识青年,有上海、无锡等地近十万余人,占大丰当时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尤其以上海知识青年为主体达84000多名,分别安置在元华、新华、前锋、庆丰、安丰和下明等分场,大丰当年真可谓是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主战场,成为大上海大批知识青年的第二故乡。

油画《上山下乡》

  当年的荒滩生存条件极为艰辛,是后辈人难以想象的茅草房、芦苇墙、喝咸水、吃杂粮、提马灯、进会场、洗浴靠食堂、睡觉上下床。耕地、播种、施肥、灌溉、治虫、锄草、收割、脱粒样样学,脚上起了茧,手上起了泡,冬天脸被冻伤了,夏天身体晒黑了,但心境纯朴了,深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们用汗水滋润过那片土地,他们用青春伴随过那儿风月,从而使人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在艰苦的经历中得到改造和升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或者回城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用当年知识青年单安龙同志的话说,上山下乡的青春历程为自己今后人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定不移、坚忍不拔的信念,鼓舞人生,青春无愧,它是不竭的精神源泉。

  无论是时代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代,当年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大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出生的第一代人,他们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他们是上山下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锋队,是回城发展城市经济的中流砥柱,是改革开放中华民族承上启下的坚强基石,当年曾任大丰海丰农场庆丰分场的知青男一排四班班长李源潮(原江苏省委书记,现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曹树民(光明乳业集团总裁)、金凯平(澳大利亚澳中集团董事会主席)、郭卫(上海芷新集团董事长)、严裕民(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等都是当年下放在大丰知识青年中的杰出代表人物。

\
知青生活点滴

  一把铁锹一个故事,一份关爱一生情缘,当时仅元华分场就有一百多对知青结为夫妻,他们风雨同舟,相恩相爱,并在大丰培养出生了下一代。青春的时光是短暂的,但青春的精神是永恒的。当年的知识青年现在已经有了儿辈孙辈,谈起过去的经历,晚辈们也许觉得在炫耀夸张,也许认为是一段抽象的故事,当他们跟随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来到中国(大丰)上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展览馆时,看到极其真实而鲜活的历史人文记载和展品,他们为之而感叹,磨炼教育是人生的重要积淀,他们为之而自豪,自己有一个当年为社会默默无闻作出贡献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父母、祖辈,他们为之而鼓舞,要象父母、祖辈一样,为民族崛起而刻苦学习,为祖国强大而努力工作,让《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让上山下乡“知青”文化代代相传。

\
知青生活点滴

  青春万岁!大丰人民欢迎您——所有曾经下放的知识青年,回到第二故乡,畅谈往日的青春情怀,观光40年后的奇迹变化,中国(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家政府主办的知青纪念馆,四十年历史在海丰定格,八万人青春于元华永驻,馆藏资料百册续写青历,心存思绪万千告诉后人,欢迎您——新一代年轻人,体验长辈的精神家园,开启美好人生的征程。

  在此,我们引用中国(大丰)上海知青展览馆的迎宾语来寄托第二故乡亲人的深情:上海少年在大丰写青春之歌,农场儿女走四方说今天回来。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