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施耐庵:且说白驹水浒气


  在没有进行乡镇区划调整前,盐城市境内原有195个乡镇,地名的由来笔者基本上都能能说得清,然而,大丰市白驹镇的地名却语焉不详。
  白驹,据《辞海》的解释:白色骏马。白驹过隙,谓日影如白色的骏马飞快地也过缝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诗经.小雅》的篇名。《诗序》说是“大夫刺宣王”之作。郑云笺:“刺其不能留贤也。”因诗中含有挽留惜别之意,后亦用为赠别之辞。王粲《赠士孙文始》诗:“白驹远志,古人所箴”。《庄子.知北游》:人生天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司马迁在《史记.魏豹彭城列传》中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大丰市白驹境域早在隋唐以前即已成陆,唐代李承主持建筑捍海堰而言,可溯千年以上。宋代范仲淹重修的捍海堰后称范公堤从此经过。据查考史料,白驹地区,宋代乃有历史记载,范仲淹有《白驹关帝庙碑记》。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白驹卖画、坐馆,在《诗赠白驹老友》的诗中,他说:白菜青盐米见(合一字)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白驹建场始于元代,建场前名为颜陆村。北宋时属楚州盐城监,元朝设丁(溪)小(海)草(堰)白(驹)刘(庄)五场,隶属扬州路泰州海陵县。历史上白驹曾属过兴化、东台、盐城等地。
  白驹的文化底蕴可追溯至《诗经》,《诗经》上说:“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皎皎白驹,食我藿场”等等(《白驹》)。乡镇的地名白驹出处与《诗经》结缘的在盐城市境内也仅为白驹一名。
   白驹地处苏北里下河水网地区,“周洄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水浒传78回)。由《水浒》的书名中“水”字,使我们自然地联想到的就是所谓的“江湖”。“事业集成忠义传,用资谈柄江湖中”(水浒传81回)。对“江湖”一词的解释,起码有两个意义指向。一是语义学的,是江河湖海等的自然存在,一是社会学的,就是所谓“身在江湖,心在魏阙”,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白驹镇地处204国道(即范公堤),是范仲淹在做西溪盐仓监时所修。《水浒》是以泰州白驹场张士诚农民起义为背景的,张士诚在草堰北极殿举义,离白驹不过15里,所以《水浒》最初名称《江湖豪客传》,这“江湖豪客”太露骨,还是“水浒”较好。施耐庵隐居白驹著《水浒传》,当是与《诗经》的隐义有关。
  《诗经》上说:“古公  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周朝古公  父迁于岐山,奠定了周王业的基础,使国家渐具规模;此处暗合张士诚农民起义,建国号大周政权的历史。难怪《水浒传》第17回有:“直教红巾传千古,青史功业播万年”。红巾军当指元末农民起义的红巾军。施耐庵《水浒传》描写梁山水泊及一群首领的悲剧与白驹一带的大纵湖、得胜源起义张士诚一群首领的悲剧有相同点,都经历了起义、招安、各路起义军互相残杀、被害、惨遭死的过程。可见,施耐庵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白驹与水浒的典故均出于《诗经》。有趣的是,中共党内一枝笔、毛泽东的秘书、盐城人胡乔木夫妇二人的名字,乔木与谷羽也典出于《诗经》:“出于幽谷,迁于乔木”。
  “浒”(hǔ),水边。《诗经·王风·葛(艹字头下三个田字)》:“绵绵葛(艹字头下三个田字),在河之浒。”“浒”(xǔ)地名用字。江苏吴县有浒墅关;江西有浒湾。以上是《辞海》的解释。应该说,“浒”是一个较为冷僻的字。然而研究江苏兴化的地理发现,“浒”作地名(自然村)的是屡见不鲜。如:刘陆乡有西浒南、西浒中、西浒北3村,由西浒垛分设;竹泓镇有东浒垛;周庄镇有浒西、浒南、浒东3村由西浒垛分设;边城镇有东浒垛一二三3村由东浒垛分设等等。这么多用“浒”作地名是由于这儿是垛田。不知生活在兴化、大丰一带水网地区的施耐庵不知是因为有“浒”影响了书名《水浒》,还是《水浒》书名影响了兴化人。
  1986年,白驹人、上海复旦大学教授喻蘅在江苏省明清小说研究会举办的施耐庵学术研讨会上,即席赋诗一首:“说部人夸才子章,分明谱系岂茫茫。晨贤聚讼谁平议。学海论文各主张。可笑旁添三字狱,终难定谳一言堂。欣看群彦挥椽笔,待扫疑云证藿场。”我们坚信《水浒传》作者一定是藿场(“皎皎白驹,食我藿场”)的施耐庵!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