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励志社

\
图片来源网络。

  此次,省残联举办全省残疾人作家培训班,我有幸成为受邀者之一。在盐城也算得上是一枝独秀 。起初,有点一波三折,也险乎与之擦肩而过,好在凡事都有个好事多磨的过程。天没负我,最后终于南京成行。
  行程当日,烟雨濛濛。车行高速,水雾连天。一辆辆车似乎在一片白烟中弛骋,那冒出的水雾一片连着一片,恍若置身于白茫茫的世界。车至六合,极目远眺,一丘陵云遮雾罩,时隐时现,给人一种如坠入朦胧之中,不辨东南西北,真有点不识庐山真面貌,只缘不在此山中之感。
  车一路疾驰,沿沿江大道向西行驶十多公里后,我的直觉告诉我,南京好像真的离我越来越近了。南京,这个曾经蕴涵着一种文化气息,私藏着一段足可以炫耀家底的省会都市,她将要我不知要花多少心思,才可慢慢揭开她迷人而美丽的面纱呢!我想我既要观其形,领略其的端庄大方,含蓄不妖,內敛稳重的贵胄气派,又想视她为一盅陈酿,或视为一盏清茗,闻之醇香,品之悠远。在她儒雅的外表下,深入到她的內核,探寻一种深沉隽永,发人深省的精神家园,重温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节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南京是厚重的谜,不仅仅有着十朝古都,有着举世惊骇的东吴和明故宫的遗址,更有民国风云变幻不绝的首都与恩恩怨怨,爱恨仇长。她沧桑变迁,历史峥嵘。在我心底,我更忘不了关于她的许多词汇:雨花台,扬子江,夫子庙,中山陵以及那充满民族灾难和屈辱的南京大屠杀。三十余万生灵惨遭涂炭的心殇。那些无助而绝望的呼喊,似乎还在历史的隧道里呼啸,声声还在刺痛着我们的心灵。公祭国耻,是让我们不忘落后被人瓜分和蚕食,掠夺和杀戮。勿忘国耻,五千年的文明薪火需要一代一代的华夏儿女砥砺相传,时刻铭刻惨训血泪,继往开来,复兴民族之梦,浩荡猎猎旗帜,开创更加美好的新纪元。
  到了南京的翌日,我身在典雅的民国建筑群的院落,殊不知却触碰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伴沿着御带河的河堤,让我处处感知南京一种多棱文化的折射。缘于对她有着诸多的美誉,例如:南北要冲,吴头楚尾,钟灵毓秀。例如:苏苑之美,钱塘之秀,淮土之淳。例如:古时的“储王气,藏英灵”,“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等等。史料记载,公元208年,诸葛亮奉命出征东吴,共与孙权商讨抗魏大计,所说的东吴就是如今的南京。据宋代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记载,诸葛亮被这东南北三面群山环抱,西有长江天堑之阻,得天独厚的险峻地势所叹服,竟仰天发出“此乃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也”的感叹。
  诸葛先生的感叹还应验到了民国,一代枭雄中正先生,不但在此给她设定了首都之位,更在当初还创立了一个励志社。而正是这一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励志社,让我有机会揭一揭这个神秘内廷的面纱,重新审视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感悟一番励志社产生所带来的传奇,影响和魅力。
 

\
图片来源网络。

   南京自古以来,她和中国其他许多城市一样,是一个励志的城市。所以,励志舞台印记也是无所不在。1929年1月1日,中正先生正式创立了励志社。而这个励志社,则是黄埔同学会的励志社的前身,原设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内,1931年才迁至南京。励志社的建筑极为考究,三座楼宇呈品字型结构,内外宫殿式,气度非凡,美轮美奂,其豪华设施和运动场地,在当时的京城均堪称一流。在我看来,即便用现在的眼光打量她,她也不失为连接历史和现实的最佳载体。当初,创立励志社,中正先生曾立下过誓言:“立人立己,革命革心。”,想必一心要“天下为公”的理想一点也没有少。我对她从诞生之日起,如何推动了当时民国的政治,外交,生活,体育和艺术发挥了多少重要作用,并无多大兴趣。我感兴趣的却是她一页页的绘声绘色的历史篇章,感兴趣那些发生在中国大地上诸多的重大历史事件,感兴趣那些曾经的风云际会,激荡沧桑的历史始末。
        我是幸运的,因为我拾捡到励志社一些励志的瑰宝。一个是“七七卢沟桥”事件,再一个就是“侵华日军战犯审判地”事件。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开始了全面抗战的艰难过程,我想这一时刻南京在做什么?润之先生干什么?中正先生又在干什么?我想告诉自己:那时的泱泱国土上,谁也不愿当亡国奴,谁都在用各种方式挽救着民族的危亡,谁都满腔热血同仇敌忾!南京一次次声讨请愿运动一浪高过一浪,润之先生也在根据地一场连着一场抗击倭寇,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中正先生呢?他并没有闲着。史料记载,当年的8月7日晚在励志社,召开国防部最高联席会议,一致通过了国民政府全面抗战的决定。这个决定故让这里成为功载千秋之地,也就不足为奇了。到了1947年2月15日,英雄的中华儿女,经过八年浴血奋斗,终于打败了骄横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驱散了东方反法西斯的二战战争乌云,谱写了这个苦难深重的民族许多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励志社第一次扬眉吐气,她成了“侵华日军战犯审判地”。1946年国共南京谈判,励志社再度成为三大会谈地点之一。志不同,道不合,最终润之先生相拥民众坐拥江山,中正先生落寞,蜷缩于宝岛台湾,了渡了一生枭雄的余生。
        认知南京的励志社,给我以更多的客观和理性。中正和润之,应该说他们都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们身上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他们也都是伟大的读书家。我想中正先生如秉承好他年轻时一贯遵循的“省,察,治”,清明在躬,志气如袖,与润之先生一起:“风雨重阳日,同舟共济时;青松开齐色,尤马纵云旗。”,那么,励志的他们,带领励志的民众,垂青的史册,将会同色辉煌!
        匆匆邂逅一次南京,尤其感知一次励志社的未知故事,有几日寝食难眠,秦淮水波依然浩淼,三十万张的各式面容,始终印刻在脑际,这一刻,我深深为南京匆匆疾步的脚步之声所触动灵魂。南京仍在励志,我也仍在励志,复兴的伟业,既美丽了中国,我想也一定会一天天美丽着我们小我的心灵。南京,不枉此行。
 

2017.13写于南京
2017.28断断续续完稿于大丰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