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山游访记》之第三篇《峨眉山 火焰山 鸡足山》有感

\
不同版本的《名山游访记》对同一次游记刊登的文字详略不同。
  清光绪十七年,即公元1891年,这一年,20虚岁的高鹤年开始了他生命中的第三次远途行脚。前两次分别是19岁时游访九华山、黄山和天竺山,20岁时游访泰山、北京西山和五台山。这篇文章里,高鹤年居士讲游访了峨眉山、火焰山、鸡足山三座山,但火焰山只是一带而过,真正详写的是四川的峨眉山和云南的鸡足山。文章是高鹤年时隔二十年后,国民元年(1912)根据日记回忆写所,所以相对写得简略,没有讲具体的出行日期(本文以1986年江苏佛教协会印《名山游访记》为主要依据,以下简称“86版”,福建莆田广化寺印本,内容与“86版”相似,都已作较大删减,故不再采用)。虽然文章没有说明这次游访是1891年的某月某日,但从文中“风雪交加”推测,应在秋冬时节。高鹤年从成都出发到峨眉山,以往他乘车船到一地点,都是以步行为主,但这次他礼拜的主要目的地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峨眉山,而峨眉山距离成都有较远的距离,所以他选择了先坐船,“由省城东门外乘船,八十里,青龙场;三十里,彭山县……三十里,太和场;二十里,眉州;六十里,夹江县……九十里,嘉宾府乐山县。”年轻的高鹤年乘船走了两天,大约走了三百一十里,这个速度已经比步行快了若干倍。虽然在船上也有所见所闻,但他的游记都略写一带而过。船到了靠近峨眉的嘉定府乐山县后再上岸陆行,因为乐山大佛一带也是佛教著名道场。   高鹤年居士的游访总体靠两条腿步行,所以称行脚。行脚不是旅游,不是哪里热闹人多就往哪里凑,行脚是一种修行,重点是寻访佛教道场,寻访高僧大德,是在行走的过程中,观察世界,体察民情,感悟人生。高居士在《名山游访记•自序》中说,在游访过程中,“凡溪流瀑布,均足以荡涤胸襟,俾得寻源味道,以非游玩,故于山川胜迹,未尝考察。旋悟翠竹苍松,溪声山色,头头是道,脚脚有路。”借行悟道之意已讲得清楚。如果行脚只是旅行游玩,只盯着花花绿绿的世界,迷在声色犬马和感官享受中,那就如高居士所言的“终朝吃饭,未尝咬著一粒,竟日行脚,未曾动著一步。”   看了这篇游访记,有几点印象深刻,与大家分享。
链接:

\
“里程+景点”的记载方式,看上去似乎毫无文采,索然无味,其实是高居士靠两条腿丈量出来的记录。

  一、景点和景点之间的距离   高居士一路记录了无数个景点,最常用的方式是“里程+景点”,如:“十五里,茶亭。二十里,草溪渡。二十里,苏溪。五十里,峨眉县。表示行走了十五里,到了茶亭。过了茶亭再走二十里,到了草溪渡”以此类推。   到了峨眉山之后,景点密布,则一连串记录景点名称,如:“四十里,经风凉洞,上坡华严寺,过马鞍山、万福桥、飞流界、双飞桥,息。”此后过了峨眉山后,即全部为步行,如“四十里,撩叶坪。四十里,利济站。二十五里,猓猡河。三十里,越隽营,有城。六十里,由小峭上山。三十里,小象岭。四十五里,猓猡关。三十里,冕山营。四十五里,哑泉,有孟获庙。”看上去似乎毫无文采,索然无味,但这里程其实是高居士靠两条腿丈量出来的长度,景点或地点,则是他行程中的每一个节点,正是这一个个节点,串联起高居士一生行脚的数万里路程。

\
高鹤年居士42岁时拍摄的行脚图片。   二、修行禅机开示   高居士珍惜每一次相遇高僧大德的机会,他们讲的修行禅机,他不厌其烦地记载。如刚到峨眉山,“傍坐长老曰: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茅蓬长者曰:未曾生我谁知我,生我之时我是谁。”(1995年上海佛学书局版《名山游访记》中,此处文字较丰富,以下简称“95版”,与1994年香港良友版《名山游访记》内容同,只是香港版全文为繁体。原文为“傍坐长老曰:内觉无诸妄念,外觉不染六尘。茅蓬长者曰:未曾生我谁知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普贤境界今犹在,雪满长空花满枝。”)   “主人云:先从忏悔忍辱入手做去。”   “当家开示:独坐澄心,万缘放下,静里消息,朗照太虚。”   “长老云:佛法如海,唯信能入。”   “长老开示:多年古镜要磨功,垢尽尘消始得融,静念投于乱念里,乱心全入静心中。”   “长老云:流光易度,幻形匪坚,凡心未尽,圣果未圆,可惧可忧,可嗟可叹。”   “主人云:处世苦大梦,必须看得真,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以来。”   “当家说,造烛求明,读书求理,明以照暗室,理以照人心。”   “当家谈忍辱法云:休添心上火,只作耳旁风,长短家家有,炎凉处处同,是非无实相,究竟总是空。”   “主谈:大道有岸,佛法无边。”“时有妙道法师,礼鸡山来谈:看经费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声阿弥陀。”   “主人言: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冬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   “当家与客闲谈:青山绿水依然在,为人一死不相逢。”   “得师谈云: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净禅大师云:贪嗔不肯舍,徒劳读诸经,看方不服药,病从何处轻?”   需要补充一句,“95版”内容较全面,高僧大德所讲禅机比“86版”较丰富,2014年江苏省佛教协会申请,弘化社官方公共平台发布的《名山游访记》继续了“95版”的优点,内容也较为详实,更能反映出高居士的良苦用心。一百年后的今天看来,青年高鹤年记录的这些大德开示,对指导修行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
高鹤年居士42岁时拍摄的行脚图片。

  三、人生智慧格言   在本篇中,智慧格言比比皆是,大都借同行者之口,或古迹石刻以记录之。如“客说,济人利物,寸心不昧,万法皆明。(“95版”为“客又说,薄施厚望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义,救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于居士曰施恩不求报,与人勿追悔,寸心不昧,万法皆明。”)”   “于君谈:得宠思辱,安居虑危,念念犹如临敌日,心心常思过桥时。”   “于老云:不言无益之言,不入无益之境,不做无益之事,不近无益之人。”   “于老云: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李善人)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李公曰: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真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难保。逞强势,结冤仇,后来要了不得了。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有冻云庵主谈:人心不可模糊,又不可疏忽,更不可执著,否则诸事不得自然。李公曰:此身常在闲散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此心常在安静中,是非利害谁能瞒昧我?”   “唐三藏晒经处,诗云:一片晒经台,须知唐僧留,谁人能说法,莫教石点头。”   “李公言:忍是身之宝,不忍祸之殃。”“与客言,人生祸福,念想造成,故佛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念头不可不慎。”   “林君说,快意之事不可多得,便宜事不可再往,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   “徐君谈: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一时之气,免百日之忧。不忍不耐,百事不成。”   “遇有二客同路说:白发不随老人去,淅淅又上少年头,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终年万事休。”   “吴公谈:老病生死谁能替,酸甜苦辣自承当。”   这些智慧格言,有的是古诗名言警句,有的是修行者自己的感悟,有处世哲学谚语俗语,有看破世俗后的淡然自得。

\
1994年香港良友版《名山游访记》内容详实无删节,全文为繁体。

  四、世间万象和点评   高鹤年居士此行一路遇到许多现象,有谋财害命的,有兄弟争闹的,有山洪暴发,有打猎的,有借不到钱想自杀的,有打鸟的,有猴群打架的,每次都做简短的评论,虽言语不多,但都一言中的,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路傍有多人观看,众云验尸,及图财害命之事,凶犯当场捉获,冤冤相报也。”   “余中见人兄弟争闹,李公曰: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真奇宝。一朝之忿不能忍,斗胜争强祸不小,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难保。逞强势,结冤仇,后来要了不得了。让人一步有何妨?量大福大无烦恼。”   “过大渡河,山水暴发,涨得快,落得快。山涧之水容易复原,世人之心难满足,将心比心,便是佛心。”   “前有二人带狗打狼,徐君云: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深坑被犬欺。”   “有人往亲戚家借款未就,意欲投江,众人拖住。徐老云:求人不如求己,酒食亲友好,急难无人问,倚人都是假,跌倒自己扒。”   “见有人打鸟,劝曰: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一日,九重岩后山,有黄黑二种猴争食,乱打数小时,经人鸣锣散去,两猴类死伤十数余。人为财死,猴为食亡,苦哉。”

\
有一些同行者,在“86版”《名山游访记》中没有清晰记载,但在“95版”、“94香港版”中记载详细。

  五、同行者   在《名山游访记》中,高居士记录了无数的同行者。仅此篇就有于君(后称于老,上海佛学书院版为于居士)、李善人(后称李公)、徐君(后称徐老)、林君、吴公、褚公(“86版”简称为“同路二客”)、得师,这些人都是和高鹤年同路的,有的甚至一起行走了许多天,并且在行走时能共同探讨世间万象或修行心得,他们的言论往往是应景而感,随机而发,滋养着青年高鹤年的灵魂。其中,于老和他一起从乐山游峨眉山,上上下下许多天;李善人与他一起行走了454里,可见他们相处之日非浅,他们食、住、行皆在一起,高鹤年耳濡目染,学习到许多知识,为他日后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佛门,高僧大德和这些大境界的人都是“善知识”,用更通俗的话,他们也都是度化高鹤年的菩萨。高鹤年随处修行,在行脚中,边行边学边悟,从而境界日益提高,最终达到圆满。如果没有这些同行者,他的行脚修行收获就要打很大的折扣。   对修行人而言,菩萨以“七十二相”随机度化世人,每一个遇见的人都可能是菩萨,同行同吃同住许多天的人,更可能是菩萨化身点化,高鹤年不知谁是不是菩萨,他为谨慎起见,一一记录下来,让其他修行人参考琢磨。这样做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每一个人悟道的方式不一样,也许某人不经意的某一句话,就能让别人顿悟。对于当今的修行人而言,仍然要怀着崇敬之心,把每一个人视为菩萨,把他们的话当作佛菩萨的开示来读,这样才能从中收获更多。

\
高鹤年行脚途中遇险的记载。

    六、行脚的苦与乐   我看过高鹤年居士癸丑(1913年)仲春拍摄的行脚照片,当时高鹤年42岁,随身物品就一根竹杖、一只斗笠而己。高鹤年行脚一次就要几个月,他没有旅行箱,没有配车配船,如果按现在人的出行准备,起码要开着塞满的房车才不致饿肚子。那么一身空空的他途中吃什么?在该篇里记录了高鹤年遇险的一段经历,从中可看到高鹤年行脚时的饮食。   从峨眉山下来,到峨眉县后,于老和高鹤年分开,于老去了成都,高鹤年一个人独行。走了七十里,到了木城场。接着“行约二十余里,谷中小道,少人行,遇有一人,持棍检查,见余口袋内装有皮糠数升,询作何用。答,当饭吃。伊云,去罢。”只有54个字,却道尽了高鹤年一个人行脚的凶险。想想也是,一个人走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谷中,突然跳出一个持棍抢劫的人,如果高鹤年有金银财宝或贵重的物品,轻则被抢一空,重则性命不保。高鹤年背着的口袋里面全是皮糠,而这就是高鹤年行走山水的口粮!遇到这样实在没有油水的苦行者,抢劫的人也只好说“去罢”,高鹤年反而因此避过一险。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高鹤年位于大丰刘庄镇的家里殷实,串场河东岸有4亩多的房舍,西岸有100多亩的田地,光是租金收入就完全可以衣食无忧。   行脚过程中,也有乐趣无数,该篇中就记载了不少。他记载在峨眉山,去大坪的途中,有数十只猿猴挡阻游客去路,有几个客人把馒头抛下山坡,众猴争食而去。到了洪椿坪,数人同行,又遇猿猴,这次高鹤年也学精了,“将干馒头打碎,丢入岩下,众猴一齐去夺,逐不见矣。”那一刻,高鹤年看略施小计就支开了挡路的猿猴,估计也笑翻了吧。   到了鸡足山,金顶寺中老僧“邀睹佛光,适凑其巧,五色霞光将现,佛在其中,亦将余等四人摄入光内,同见一人,余动伊亦动,奇哉怪哉,他山无此现象。约三四十分钟,光即不见矣。” 鸡足山相传为佛教禅宗初祖迦叶尊者的道场,据传,佛教信众将看见鸡足山“佛光”视为能进入极乐世界的吉祥之兆,认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佛光”可不常见,据说逢鸡足山盛事才能看见,而高鹤年就适凑其巧遇到了。


 

\
作者收集的部分版本《名山游访记》。

\
在各个版本的《名山游访记》中,都有鸡足山佛光的详细记载。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