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似天堂,究竟啥模样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一句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依此说法,这两个地方美得可与天堂媲美。苏在先,杭在后,苏州一定更有特色吧。近日,陕西霜凌、江西杨怡文友访苏,我们探讨了一个史学性问题:把苏杭比作天堂,究竟是什么年代、什么人先说起的呢?

  明代有一首苏南《姑苏风光》民歌:“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而《七修类稿》和《古今小说》中的记录,比这首民歌还早些。又见,元代散曲家奥敦周卿有曲: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

  再考,发现这句话还有比明代元代更早的印记。唐代诗人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里:“人谓尔从江南来,我谓尔从天上来。”这恐怕是将江南比作天堂的缘起了,之后的历代名家,只不过是把这句话逐渐演变成现在版本。任华生卒年不详,倒是同为唐代诗人的白居易将苏杭二州当作江南的代表,在唐朝后期几乎成共识,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当为白居易的品题。

  白居易曾历任杭、苏二州刺史,写过不少盛赞当地的诗篇。任杭州刺史时,他对越州刺史元稹夸口说:“知君暗数江南郡,除却馀杭尽不如。”后来他任苏州刺史,又说苏州“甲郡标天下,环封极海滨”。之后他便将苏杭并称,颇以曾为“苏杭两州主”自豪。晚年他回到北方,对苏杭念念不忘。曾在和殷尧藩的一首诗中写道:“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为念旧游终一去,扁舟直拟到沧浪。”由此看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白居易的品题与将江南比作天上的口碑合流。

  探究苏杭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最早出处,意义在于,可以研究古人眼里最初的天堂美景究竟是何景象。“苏杭天堂说”始出唐代,那么明代江南才子唐伯虎笔下的市井描述,以及后来明清出现的众多达官贵人私家园林,显然就归类不到最初“天堂序列”了,只能算对天堂美景的一种传承与新装修。考证唐代被称为天堂的苏杭美景,只能从唐人诗作中去寻觅踪影。

\

  白居易当过苏杭二州刺史,他最有发言权,可惜他没有详细描述过。倒是他去世那一年(846年),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诞生了一位叫杜荀鹤的诗人,他虽然没有混出白居易那么大的名气,但其一首《送人游吴》却是细腻地描述了当年姑苏的景象: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用现代白话,这首送别诗是说:你到姑苏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而建。姑苏城中屋宇相连,除了古老宫殿周围有点开阔地,其它几乎没有什么闲置的空地,即便在河汊子上,也架满了小桥。夜市上充斥着卖菱藕的声音,河中的船上,满载着精美的丝绸织品。遥想远方的你,也许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哦!诗人笔下的江南水乡,在其精心描绘下真是活脱而出,令人读来如临其境,恍如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呢。

  有了唐代诗人笔下的姑苏情景描写,我们便在一位苏州老者的指点下,专挑保存完好而又具有诗中意境的地方去看,先后游览了山塘街、平江路以及市郊的同里和周庄。踏石板穿古巷,坐游船四处望,这些传承着古代风韵的地方,果然美不胜收令人震撼。粉墙黛瓦,巷道通幽,河网纵横,石桥飞架,轻舟穿梭,船歌声声,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唐代那个被誉为天堂的美景,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古风气息,怕文字难以描绘,我们拍摄了一张张照片留着纪念。

\

  玩累了,我们在平江路一家古色古香的茶楼里品茗小憩。感叹唐人那首《送人游吴》刻画得真好,与我们现在看到情景简直如同一辙,逐句品味这首古诗,不禁拍案叫绝。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我们也该写点什么吧。店主好像也精通文墨,听到我们议论插话说,客官是想写姑苏旅游观感么,我放两段苏州著名评弹演员盛小云唱的歌,或许能给诸位写作添点启发。

  切,我感到不爽。我们几个都是文化人呢,霜凌记者写诗词有童子功,已达炉火纯青境界,人家可是靠写文吃饭的大咖网红,杨怡是海归作家,十七岁就出了书,现当一家文学期刊执行主编,那是何等的写作功力?俺晓舟虽是这里面最弊脚的,但好歹也是个省作家协会会员,我们鼓捣一篇游记还怕没词?真是小看人!霜凌听我嘟哝,说,别太张扬,姑且听听吧。

  店主播放了《姑苏水巷》:幽幽水巷巷幽幽,我乘小舟水上游,快桨轻橹拱桥过,碧波清清抖绿绸。一条水巷画一幅,人家尽在画中留,姑娘刺绣窗前坐,吴侬软语轻轻流 .......

  接着,她又播放《姑苏行》:踏石阶,走雨巷,雾润情思,雨淋闲愁,烟霭锁魂乡,吴侬软语如歌唱,侬伴花芬芳。小桥流水情,人间似天堂,趣高弄清雅,何言赏孤芳,人在画中走,江南好风光。话情意,语衷肠,楼阁赏清风,庭台闻酒香,一丝江南雨,情牵梦还乡。

  哎呦,还真是高手写的歌词,再经名演员一唱,嗲婉动听别有风味呢,我们听得如醉如痴。惺惺相惜,两位文友连声叫好,惊呼苏州的文化人真是才情了不得!我这半瓶醋的所谓作家,听着听着却心里犯了虚:在如此文化盛宴面前,我还做得出能捧上台面的菜么?

\

\

\

\

\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