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审今后将有哪些新变化?

\
网络图片

  据新华社报道,中办、国办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倾向,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根据《意见》精神,我国职称评审将有以下改革:一是将职业道德作为考察重点;二是突出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设置职称评审中的论文和科研成果条件;三是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不作统一要求;四是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五是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科学界定、合理下放职称评审权限。

  笔者认为,总体上讲五点改革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没有职业道德的人才,技术再好也是歪才,只会蒙人坑人危害社会,将专业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作为考察重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我相信,如果动真碰硬,那些研制假药的黑心专家、开药拿提成的捞钱专家,会在职称改革中淘汰。那些上班时间心不在焉,只顾鼓捣论文和创科研成果出名的人, 不会再戴着虚衔在服务群众的岗位上招摇撞骗。让技术人员不再为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考试耗尽精力,腾出更多时间钻研专业技术,有利于专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专业水平的提高。让体制外的技术人才能够有机会评上相应职称,不再为这样那样的条件受到人为排斥,是社会公平的体现。下放职称评审权限,由用人主体主导职称评审,不再唯学历、资历、论文,更贴近实际,使花拳绣腿“人才”失去市场。

  当然,在新的职称评审改革面前,也有值得注意的方面。譬如,下放权限,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之举,如果监管不力,极有可能出现评审工作人情化,职称变成单位领导随意赐赏给亲戚朋友关系户的一顶“花帽子”,部分“专家”不过是在小庙里称大神的“内部粮票”,专业水平不具社会竞争力。

  幸好,《意见》提出,要通过五年努力,形成设置合理、评价科学、管理规范、运转协调、服务全面的职称制度。希望这场职称改革不要仓促上马,而应是在制订好一系列制约措施之后再稳步推进。改革还应回头看,对现有职称重新评估,让真正的技术人才脱颖而出,把劣才假才淘汰出局,才是人民的福音。

\

\
本文被选用在新浪博客首页“时评热点”栏目 2017.1.9 选稿编辑:张伟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