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离开、爸爸自杀几年了,聪明可爱的女孩想认个爸爸能如愿吗?

图片

爱心商家淮扬楼向骆心妍家赠送一袋包子

  “叔叔好,我以后能不能喊你爸爸?”这条来自结对女孩骆心妍的微信,让徐志刚的心为之一颤。

  11岁的骆心妍是个苦命的女孩,爷爷车祸身故,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自杀,从此和多病的奶奶相依为命。自2023年10月份,大丰义工联将骆心妍列为“补爱行动”关注对象,义工徐志刚、陈相富等义工给予女孩太多的关爱,让女孩走出了阴霾。

  屏幕那端是一个孩子鼓足勇气捧出的真心。徐志刚既感到一股暖流涌过心头,又感到一份沉甸甸的重量——这声呼唤,是依赖,是信任,更是一份珍贵的亲情托付。他慎重地回复:“这个要问奶奶,要征得奶奶的同意。”他深知,真正的关爱,始于对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尊重。

  很快,心妍回复:“奶奶说随我怎么办。”

  这简单的几个字,是奶奶给予的最大信任与托付。既然孩子喊出了这声“爸爸”,就必须纪念这个不平凡的日子。个周日,徐志刚和几位义工伙伴,带着食材、维修工具和特意为心妍挑选的新衣,踏上去往沈灶骆心妍家的路。这一次,不只是补爱,更是一场亲情的奔赴。爱心商家淮扬楼向义工联关爱的受助家庭捐赠了冷冻包子,徐志刚上门领了一袋,也带到骆心妍家。

图片

徐志刚从邻居家扛来梯子维修热水器

  义工们的到来,让骆心妍家里充满了生机。徐志刚、丁兆平、李健化身“水电工”,跟邻居扛来梯子,仔细排查,耐心调试,解决了太阳能与电热水器的兼容问题;厨房里,程社掌勺,心妍的二姑帮忙烧火,锅铲翻飞间,肉丸、对虾、红烧肉的香气四溢;徐志刚还操作起小飞机,带着心妍从天空的视角认识自己的家,女孩指着屏幕兴奋地欢呼,眼中闪烁着探索的光芒。

图片

程社烹饪美味佳肴

图片

骆心妍的二姑姑烧灶配合

  在心妍睡觉的东厢房,周旭才检查心妍的数学试卷,四年级的她只粗心错了一条选择题,其他全部正确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心妍的数学考了94分,在班上是较高的分数,老师也特别喜欢她。义工没有止步于批改,而是让女孩拿出牛奶盒,她模拟试题里的立体图形,将抽象的原理化作立体的纸盒摆放,让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义工们还教她打羽毛球,笑声和拍击声回荡在门口水泥场——这正是她本该拥有的、快乐而自信的童年。

图片

心妍兴奋地从屏幕上辨认小飞机拍摄的自己的家

  傍晚,一桌菜肴端上餐桌,家宴开。徐志刚拿出带来的酒,奶奶却执意换上了自家的酒。她的坚持里,藏着这个家庭最珍贵的风骨。饭桌上,奶奶的一番话让所有义工动容:

  “现在政策好,我们祖孙俩日子还过得去,不能总占别人便宜。心妍想叫徐叔叔‘爸爸’,我跟她说,现在你难,叔叔为你付出心血,你叫一声‘爸爸’可以。但将来你长大了,要懂得关心照顾叔叔,能做到,这声‘爸爸’才能叫得心安。你们愿意认她,我求之不得,但我得教她懂事。过去几年,捐钱捐物,我们能谢绝就谢绝。钱来得太容易,孩子会学歪。你们教她学习,教她做人,让她开心,这比什么都强。我对她不溺爱,做错了事,也得跪在她爷爷面前认罚……咱们,不能对不起这么多关心她的好心人啊。

  奶奶朴实的话语,满是对义的感恩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义工们听了无比感动。自2023年“补爱行动”结对骆心妍以来在徐志刚和陈相富等义工的用心关怀下,女孩的童年充满了阳光,变得更自信,更懂事。义工们付出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更收获了一份无价的信任。

图片

丰盛的菜肴

  民警丁兆平第一次参加义工联的公益活动,深受感动的他离开前悄悄将200元钱塞在纸盒下,想留给心妍。奶奶发现后,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最终,在徐志刚的再三劝说下,她才含着泪收下这份心意。

  这个平凡的周末,因为一声“爸爸”的呼唤,汇聚了人间最质朴的温情。它让我们看到,爱可以超越血缘,在毫无保留的付出与知恩图报的家风中生生不息。善意在此刻不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滋养——它温暖了女孩的童年,照亮了奶奶的坚持,也净化着每一位在场者的心灵。

图片

奶奶将徐志刚为心妍买的一身衣服收好

图片

心妍收到爱心姐姐赠送的作业本和钢笔

图片

周旭才帮心妍检查数学试卷

图片

义工启发女孩摆放牛奶盒理解题意

图片

李健教心妍如何使用电热水器

图片

第一次参加义工联公益活动的丁兆平对“补爱行动”高度肯定

图片

义工们和骆心妍家人合影

阅读数: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