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成对自己很苛刻,他的办公室狭小而拥挤。
在大丰区新丰镇,有一个名字与爱心、诚信紧紧相连——何俊成。他不仅是家喻户晓的“百家福超市”创始人,更是一位坚持行善三十载,荣登“中国好人”榜的道德楷模。
一场跨越三十年的敬老之约
9月29日,国庆和中秋佳节前夕,新丰镇敬老院内暖意融融,欢声笑语。“中国好人”何俊成携儿子何小静与大丰区道德模范工作室的志愿者们,以“情暖中秋 共庆华诞”为主题,为老人们送来节日的温暖。香甜的月饼、暖心的黑芝麻糊和八宝粥、精彩的歌舞戏曲小品……赢得了老人们阵阵掌声与笑颜。
志愿者们和新丰敬老院部分老人合影
这一天,不仅是新丰敬老院老人们的团圆之日,更是何俊成一家与新丰敬老院特殊的“三十周年”纪念会。时光回溯至1995年中秋,何俊成跟随母亲邹桂芳第一次踏进这里。此后,即便母亲定居海外,即便敬老院几经搬迁,这份爱的承诺从未中断。三十年光阴,他从青丝到华发,累计捐款捐物近200万元,并将乐善好施的家风,如同接力棒一般,稳稳地传到了儿子手中。
一家厚道超市的公益底气
这份坚持的底气,源于他创办的“百家福超市”。国庆前夕的超市里,青翠的蔬菜、琳琅的日用品陈列有序,尤其是那明码标价的冷鲜肉柜前总是人头攒动——“前夹肉6.88元,带皮五花肉11.48元……”这堪比批发价的诚意,不仅吸引了本镇居民,更让许多大丰市民专程驱车前来。
“我是这里的常客,这里的肉价常年实惠,过年时尤其便宜!”一位从市区赶来采购的顾客道出了缘由。何俊成的经营哲学很简单:薄利多销,诚信为本。超市门外,电动车与汽车停满了前后停车场,五辆配送车正将食材和水果配送往全区各酒店餐馆会所。一言看了工作人员从车上搬下的“阳光玫瑰”葡萄,每斤仅1.88元,真是亲民!这份“厚道”赢得了市场,而超市的利润,则化为了流向弱势群体的涓涓暖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市西北角何俊成拥挤而朴素的办公室,何俊成对自己很苛刻,却将最好的留给他人。
何家四代人和老人们见面
一份植根心底的孝善传承
在敬老院,何俊成是老人们的“亲人”。89岁的夏舒斌和69岁的李建顺一见他,便亲热地迎上去拥抱。“何老板,我们想死你了!”李建顺老人动情地告诉一言:“谁不知道钱好?但何老板舍得为我们花,换作我,肯定做不到。”
何俊成一到敬老院就被老人们紧紧拥抱
这场三十周年纪念会,还迎来一位特别的嘉宾——何俊成85岁的老母亲邹桂芳。应广大老人的要求,年迈的父母牵着儿子何俊成、孙子何小健和重孙女的手上台和老人们见面。
邹桂芳老人耳不聋,眼不花,更难得的是还有一口整齐的牙齿,这在同龄老人中尤其难得。她动情地告诉大丰之声:“年轻时看到敬老院无儿无女的老人,心里就舍不得。后来我去了国外,就把这事交给了俊成。他听进去了,甚至有一年生意不好,借钱也要来看望老人……”老太太的话朴实而深刻:“我们家的幸福,不是天上掉的,而是一代代人做好事修来的呢。”这颗善的种子,由母亲种下,在儿子心中长成参天大树,如今已是枝繁叶茂,荫蔽后人。
一群好人点亮的一座城
在母亲言传身教与何俊成的率先垂范下,爱的雪球越滚越大。身为盐城市政协委员的何俊成不仅个人荣获“中国好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他牵头的大丰区道德模范工作室更是汇聚了各级“好人”与爱心志愿者近百名,他们的足迹遍及全区各乡镇敬老院和数百名困境儿童的家庭。国庆、中秋节前夕,陈国兵、石金龙、王金忠、曹冬丰、李兴等爱心人士,受何俊成善行感召,主动投身敬老慰老之行。这份温暖已汇聚成绵延不绝的向善力量。
大丰区文明办胡楠科长(左)领取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
就在9月28日,盐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首次举办的盐城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大丰区道德模范工作室实施的“丰有爱·护童行”公益项目,荣获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可谓是“中国好人”何俊成善行30年的特殊贺礼。儿子何小静在纪念会上坦言:“我们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以善意传递善意,以公益接续温暖。”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家店的厚道到一个城的温度,这场爱的接力赛,正在大丰这片土地上激情上演。
大丰之声
三十年,足以让一个婴儿步入而立,也让一份善念沉淀为一座城市的道德底色。何俊成一家用三十年的坚守告诉我们,伟大源于平凡,高贵始于坚持。他手中传递的,不仅是慰问品,是童叟无欺的商品,更是一种叫做“诚信”与“仁爱”的宝贵财富。这财富,无法用金钱衡量,它体现在敬老院老人灿烂的笑脸上,回荡在顾客由衷的赞叹中,更流淌在儿子与志愿者们接续奋斗的身影里。故事还在继续,这份温暖人心的力量,必将如星火燎原,照亮更多人心,让好人之城,德耀大丰。
新丰百家福超市人头攒动,一片繁荣
超市门口停满了消费者的电动车
百家福超市进货量大价低,很有市场竞争力
何俊成将节日礼物发放到老人手上
收到礼物,老人们乐开了花
幸福的一家人
大丰之声一言和邹桂芳老人交谈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