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何时开始与保障房挂钩?

\

  缘何出现保障?

  自从世界开始运转,阶级出现分化,就注定了一类人的诞生,那就是被迫定义成的低端人群,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思想价值体系,将他们划分入需要被保障的群体,因而,保障开始盛行。

  保障与否?

  房子,本是生活的必需品,如今俨然成为一种奢侈品,离低端人群越来越远。迫于市场及社会各界舆论压力,终于有了无形的手出来“拨乱反正”,冥冥之中带来一丝希望,无奈却换来更多失望,保障房,真的有在保障吗?

  何种保障?

  简单来说,目前保障房的现状分为两种:一是居者有其屋,二是居者有其产。顾名思义,一字之差就差在产权上面。虽然只是经济适用房,可也间接成为了你的固定资产,何乐而不为?只可惜,哪里有花香,哪里就会招蜂引蝶。经济适用房成为了财富再分配的隐性渠道,而那些真正需要的人只能望尘莫及。经济适用房固然利弊双存,廉租房也不见得可以独善其身。首先,作为廉租房,起步晚、规模小,不被完全信任;其次,住房位置相对偏僻,质量也无法得到硬性保障;再次,租金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随着经济增长,房租也会直线攀升,永远无法得到安定。因此,保障房成了众矢之的。刚参加工作的新生代奋斗一族,迫于经济情况受限,买不起商品住房,又很难租到理想价位的住房。对于这部分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享有廉租房条件的庞大中间人群来说,经济适用房无疑是最适宜的。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不平,何以平天下?在中国人传统的思想中,家是重要存在的一个实体。人生不过短暂数十载,如果连自己的房子都没有,结婚还要靠租房,何其悲哀。有了房,即使只是蜗居在小户型的家里,也能无限倍的放大幸福。再者,建设保障房需要强有力的地方财政作支撑,而廉租房的资金回笼慢,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经适房资金却可以很快回笼,并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经适房的产权归是老百姓所有,不仅可以满足住户“居者有其屋”的需要,还能让住户拥有更广泛的处置空间。如果5年后住户的经济条件得以改善,就可以卖掉经适房去购买商品房,将福利转手给更加需要的人,进而惠及更多的人。所以相对来说,这个社会更加需要的是经济适用房,让所有人都能拥有一套署有自己名字的住房。

  众说纷纭

  一千个人眼中就有千个哈姆雷特,针对保障房的建设问题社会各界也纷纷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我们首要解决和实现的是居者有其屋的目标,而不是居者有其产。户户拥有房屋产权,可以作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之后的下一个目标。目前情况下,如果在解决群众住房过程中形成“全民置业”运动,那么中国房地产市场注定不会理性,房价将继续居高不下。

  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房屋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体现,需要具体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保障性住房开发计划。房屋的价值更多的还是决定于其物理属性,而非政策属性。最终左右人们选择的仍然是地理位置、社区质量、交通环境。究竟是选择经济适用房还是廉租房,其实并没有一定的答案,关键还是要保持合适的比例和合理的开发速度。

  从目前我们国家住房保障制度和政策来看,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都属于保障性住房。各地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根据本地群众的实际居住状况,是以廉租住房为主提供保障,还是辅以经济适用住房,可以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政府在建廉租房的时候,还要考虑到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廉租房。很多城市规划廉租房的时候,忘记了居民不仅仅只是需要简单一片瓦,还应该考虑得更多。比如居民居住在这里,意味着要解决去上班、去工作等工作交通问题,还需要有一个社区的生活,有医院,有学校等等。有人认为建廉租房和经适房,就是给中低收入阶层去建的,所以就把它建得那么偏远。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廉租房不等于是荒郊野岭,更不等于是粗制滥造。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