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大丰:米厂馒头,愈传统愈亲切

\

蒸馒头的车间里总是热气腾腾、面香扑鼻。 摄影:大丰日报 杨燕

 

  定居美国的小伙子回乡探亲,返程时千挑万选带上飞机的家乡风味,居然是几十只老面馒头。这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这座城市里的故事。小伙子情有独钟的老面馒头产自于市区金都贸易城北门西侧的一家馒头店。这家馒头店的老板是四名原县米厂的下岗工人,带着回忆,他们称自己做的馒头为“米厂馒头”,而大丰市区的居民却因为该店位于原淮南二厂厂址的缘故,习惯地称之为“二厂馒头”。
  由于多年来坚持老面发酵的传统做法,米厂馒头面香味浓、松软劲道。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价廉物美的馒头已是大丰百姓餐桌上的美味。如今,大家日子越过越好,吃食丰富,但尝遍山珍海味之后,咬上一口老面馒头,一种踏实、温暖、亲切的感觉连着记忆一起涌上心间,让人忍不住叹上一句“赞”。
  每天傍晚4—5点钟,是馒头热销的时间。馒头店前常见顾客排成长龙,不少人忍受不了苦等,跺脚立誓来日一定提早再“战”。但很少人知道一只馒头的“诞生记”是从每天凌晨1点钟开始书写的。

\

王美凤(左一)每天都要卖掉3000个馒头。 摄影:大丰日报 杨燕

  每天凌晨1点左右,馒头店店员祝为民趁着昏黄的路灯,赶到店里开始工作。店里前一天做馒头用的面团被特意留下了一部分,作为第二天发面的“引子”——面肥。祝为民的任务就是将这些面肥、面粉、水和成种子面团,放置在直径约80公分的U形小缸内。按照馒头最近的销量,祝为民当天需要准备九缸的种子面团。

  和面是需要功力的,以前和面都靠手工,几百斤干面和下来,人从头到脚都湿透了。祝为民和店里的其他成员都已年近六旬、体力有限,所以两年前店里改成了机械和面,但为了保持面团筋道,机械和面的时间打得很足。待祝为民将9缸种子面团和好时,时间已到了凌晨3点。

  清早7点半前,店员王美凤、宗汝材、陈红梅到达了店里。此时,经过几个小时的发酵,原来只有半缸的种子面团涨满了整缸,微微发出酸酸的味道。下一道程序是加碱,中和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过多的有机酸。食用碱的用量、和入的均匀程度是馒头品质的关键所在。

  上午9点半钟,和面结束,第一批馒头开始制作。王美凤四人是制作馒头的高手。轻轻拎起一把发酵好的面团,两手顺势向下拽拉面团,交替捏于手心,七八下之后从左手虎口处挤出一小撮,全程只需三四秒钟,一个光洁浑圆的馒头剂子就做好了。手势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这是几十年的积累。王美凤告诉记者,1989年她被分配到县米厂食堂工作,负责制作馒头。当时的馒头供应厂内职工,也向社会销售,老馒头的做法都是厂里老师傅手把手教的。2002年米厂倒闭,她和同事祝为民、宗汝材、陈红梅一夜之间下了岗。当时,大家除了会做馒头,都没有其他技能,四人一合计,干脆重操旧业开了这个馒头店。

  “49个剂子放一蒸笼,三笼起蒸,20分钟蒸熟,环环相扣,分秒精准。”一旦开炉,王美凤他们就像上了弦的机器,一刻也不能停歇。车间里雾气渐浓,王美凤脸上汗水伴着笑容。馒头起锅了,烟雾缭绕中一排排雪白浑圆、热气腾腾的馒头扑入眼帘,沁人心脾的面香给人质朴充实的满足感。看似随意捏就的馒头其实身材都很“标准”,每10个准是2斤8两,这也是几十年里积累的手感。

  下午三四点,前来购买馒头的市民渐渐增多,许多人一买就是十个二十个,几小时满负荷生产的“积累”不到半小时工夫就销售一空。门口渐渐形成长龙,王美凤、祝为民他们又忙着上了“流水线”。如今,米厂馒头一天要卖到3000个左右,看着自己做的老面馒头受到大家认可,王美凤很满足,但也略有点担忧,馒头好吃、但做老面馒头程序多、盈利少,是个人人不愿意干得苦活。不知像他们这代人老了之后,这老面馒头是不是还会长久地飘香下去?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