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的家书

\

  昨天的姑苏晚报,发了我一篇《苏州梦圆》,有点兴奋,晚上喝了一杯小酒。夫人说,一个玩了大半辈子文字的人,报纸上登篇小文章,至于乐成这样吗?小样!我告诉她,这是一封穿越时空的家书,在苏州当地媒体上发表,是有特殊意义的,还真的值得高兴一下。
  有传统思想观念的男人,比一般人多一份传承意识。我刚成年时,就思索一个问题:祖先是哪里人,他们希望我朝什么方向努力。当得知先祖是苏州人,是明朝被发配到苏北海边的,我就想,从风景如画的苏州迁徏到这里,心情一定非常悲痛,祖宗肯定期盼后代打回老家去。
  庆幸先人传下一部长达六卷的《淮南周氏家谱》,让我知道当年苏迁的背景,知道后来六百多年先辈在苏北繁衍生息的基本概况。至于父辈吾辈儿辈如何寻梦追梦圆梦的艰辛过程,则是我切身感受到的。所以我写《苏州梦圆》,有根有据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初稿,是前几年写的,在媒体发过,并收录在我的《姑苏寻梦》文集,此书被北京网友索去荐给国家图书馆收藏着。
  不敢说《苏州梦圆》有什么历史价值、文学价值、社会价值,但它相当于一份叙述我家六百年家族发展史的阶段性总结,如果能够保存下来,至少对若干年以后的周氏后裔寻根问祖,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苏州梦圆》也恰如一封可以穿越时空的家书。

 

  说到穿越时空的互动,我想起四年前一桩往事。那年冬天,我们夫妇在苏州另购了一套房子,与孩子分开居住。刚装修好的时候,夫人怕油漆味呛人,不愿离开儿子家,我图清静,就一个人先住进了新窝。没想到,我住进去的那一天夜里,竟然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情。
  那时,新房子里面还没有安装电脑,我闲得无聊,便早早上床睡觉了。半夜里,蓦然感觉到有人在轻轻地帮我掖被角。我醒了,知道自已睡在新房子里。莫不是夫人后来也过来了?我呼唤她的名字,没人回应。我认为自己是做梦了,又接着睡。可正当我迷迷糊糊要进入深睡眠状态的时候,又明显感觉到有人在帮我掖被角,且掖被子的幅度比较大。我禁着没动,闭上眼睛假眠,观察究竟怎么回事。一下、两下、三下、四下,掖被还在继续!这一来,我大惊失色,赶忙开灯,全方位查看家里到底有没有人,门窗有没有异样。什么也没发现。这一夜,我没敢再合眼。
  第二天,老家有个叫旭才的朋友来苏州,他是去穹隆山凭吊一位已故大德居士的。晚上我请他吃饭,并留他在我的新宅过夜。他是信佛的,对四维空间也颇有研究,我便把前夜发生的奇事说给他听。旭才听完,仔细查看了我家每个房间、门窗,连每个角落都检查了,在确认没有外在因素可掀动我的被角后,他又倚窗看了一下外面的景物,然后发表了一番高论。他说,在我看来,应该是你家苏州先祖知道你来苏州安家了,他们高兴,过来看看你、惯惯你。惯我?他说是啊,在祖宗眼里,你就是个孩子嘛,掖被角,那是长者对晚辈的一种亲情抚慰,放心,没事。
  我表示疑惑。就算信鬼神有灵异,我这房子既不是老家祖宅,又不在荒山野岭,几十米高的楼层,连地气都沾不上呢。旭才却说,根据佛学理论,故去的人虽身子不在了,但他们的魂灵是一直存在的。从四维空间学说讲,他们无所不在。再高的楼宇,也建筑在泥土之上,怎么能说没有地气呢?钢筋水泥这些玩艺儿,挡不住他们的法力。他接着说,你们家门前这条大运河,上千年了,它见证了古往今来,是个好地方啊,祖宗有知,你回来了,扎根了,开心呢。
  我虽是无神论者,但我相信,如果老祖宗天堂有知,他们的后代重返苏州定居,一定会很高兴的。此事实在奇怪,无法解释,似乎旭才这样讲也解释得通。我睡意全无,索性到书房里提笔写了一首七绝:远眺青山近瞰湖,卜居宝带建家墅。运河千载当知晓,传慰先贤裔返苏。
  来苏州十多年了,这里的朋友不了解我的家事。发一篇《苏州梦圆》见报,好比公告于众,我也是苏州人,而且是很正宗的苏州人。《苏州梦圆》从古说到今,好似一份苏迁后六百多年的情况汇报,在祖宗故里发表,也许能让他们就近感知,当比中元节烧纸钱祷告详尽。
  非常感谢苏州朋友——博客里结识的诚厚兄长,是他把这篇《苏州梦圆》推荐给姑苏晚报发表的。如此,我们家族的这段历史故事,便可以“人神共知”了,颇有意思。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