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老屋

\

  我家老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1954年建),泥土木架结构,三间茅草泥墙、两间厨房、一间猪圈和一间茅房。父亲那时在地方国营白驹油米厂上班。听祖母说,建湖老家要建房子。于是父亲从白驹花了100多元钱买来建房用的木头材料,叫船运回建湖乡下老家。

  建房的那天,父亲请来瓦匠、笆匠、木匠和一帮亲朋好友,来到宅基地上,挖槽、夯地。瓦匠用钉耙在不停地把稻草、泥和拌;木匠不停地刨凿木头;笆匠不停地扎着房笆。一个星期过后,木匠把打好的门窗、梁架放好,笆匠用芦笆扎好放在屋墙上,瓦匠最后用茅草封屋顶,老家的房子就这样建好了。这种泥土茅草房,在五十年代初,既经济又耐用。上梁那天,父亲买来菜招待瓦匠、笆匠、木匠、一帮亲朋好友一起吃了个便饭。老家的房子建好后,父亲又回厂里去上班。

  老家的房子先留给祖父母、两个姑妈、两个叔叔住。直到祖父去世、两个姑妈出嫁。上世纪70年代初,父母在白驹、新丰两地上班,无暇照顾我,于是父亲把6岁的我送到建湖老家。

  老屋留给我太多的记忆。那时夏天炎热,最好的去处就是去河里游泳降温,每年夏天,父亲都要从白驹带来西瓜、

  香瓜、桃子。遇到高温天气,父亲和三叔带着我在河里游泳,还摘下自家河里养的菱角,放在木桶里,带回岸上灶房里煮熟了吃。

  直到8岁那年,我离开建湖老家去白驹上小学。每年放暑假或寒假,父亲都要带我去乡下住上几天,留宿在老屋里。我经常缠着三叔,让他吹口琴、拉二胡给我听,三叔爽快地答应了。《战马奔腾》《二泉映月》《洪湖水浪打浪》等名曲听得我如痴如醉。老屋后有一座风车,长着树木、山芋、茨菰。炎热的夏天,蝉儿在树上飞来飞去,鸣叫歌唱,老屋东面有几亩自家耕种的田地,每当麦枯鸟在天空翱翔,“麦枯、麦枯”时,金黄色的麦浪翻滚,我知道麦子就要收割了。

  祖母去世后,老家的房子留给了三叔住。1976年三叔去建湖县粮食局工作,把老屋闲置在乡下。1983年三叔把老屋子卖了拆了。父亲听说后一阵心里难过,叫三叔留下一副门板、一个屋梁留作纪念。

  前年去建湖乡下祭祖,我和三叔特地去老屋原址看看。我想在老家的原址上,寻找童年的乐园,可惜再也寻不到。河已被填起,屋后的风车、树木、闲田也不见了,老屋东面的麦田,南面的操场也不见了。老屋的原址面积缩小了一大片,我在老屋四周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免有些伤心。

  乡下的老屋拆除易主了,但在我的脑海里,永不磨灭,永远值得我怀念!

\

  作者简介:吴小平,盐城市大丰区白驹供销社退休工人,业余热衷于新闻文学创作,曾在《人民日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晚报》、《大丰日报》、大丰《鹿乡文艺》等报刊网站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150余篇,并多次获奖。

网友评论

广告

热门精选

广告

24小时热文

广告